Lending Club对P2P行业的三点重要启示
最近美国最大的P2P公司Lending Club 向媒体透露了今年下半年IPO的计划,计划募集5亿美元。作为美国第一家即将上市的P2P公司(今年4月的估值是近40亿美元),Lending Club再次成为资本市场中受人瞩目的焦点。之所以说“再次”,是因为去年它引入Google作为战略投资者时就令市场刮目相看了一回——毕竟Google极少做这种类型的投资。现在Lending Club已经引入包括Google、T Rowe Price、Wellington和黑石等在内的大牌投资机构,董事会中又有摩根斯坦利前CEO John Mack和美国前财政部长萨默斯这样的明星人物坐阵,如箭在弦的IPO也意味着下一个金融巨头的诞生。
在中国,我们的P2P行业在飞快地经历了 “创新”、“火爆”、“跑路”、“监管难题”等情节之后,开始进入了规范、洗牌和反思的阶段。我从两年前就开始关注Lending Club,在美国的时候也就这家公司与金融从业者交流过多次。现在我想,或许我们可以从Lending Club的发展经验中看到一些P2P行业的未来趋势。
一、资产证券化将是中国P2P行业绕不开的一步
在美国,P2P的模式有好几种,第一大公司 Lending Club和第二大公司Prosper就分别代表着两种不同的模式。从市场份额看,Lending Club在美国的市场占有率是75%。从发展速度上看,Lending Club今年3月撮合了40亿美元的贷款,是Prosper的4倍。而去年12月和去年1月这个数字分别是30亿美元和15亿美元。这两点或许就足以证明Lending Club模式的优势所在。
Lending Club的模式可以简化地表述成:从小银行购买资产/借款人直接申请——根据原始借款人的信用等级确定利率(借款人信用等级越高,利率越低),以贷款为基础资产发行Lending Club的凭证——投资者在网上购买凭证——未到期凭证可在与Lending Club合作的平台上交易。每张凭证25美元,一张起售。Lending Club从每笔交易的借贷双方抽取佣金,借款方1%,投资方1.1-5%。
这里不但涉及了资产打包重售,而且还使用二级市场增加投资的流动性。不难看出这一过程就是资产证券化。只不过与传统意义上的资产证券化不同的是,它不是将资产支持证券分为三个等级的利率,而是每笔贷款都有一个利率。确切地说,这是一种精细的、低投资门槛的资产证券化。
资产证券化在西方国家的金融发展史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通过帮助投资者丰富投资选项和帮助借款者获得低成本融资,扩大了整个投资市场。现在由于P2P的出现,资产证券化进阶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我们不难想到,刚刚在中国起步的资产证券化,会有着什么样的想象空间。
Lending Club的投资标的主要是1000美元至35000美元的消费贷款。就在上月,平安银行发行了26亿元的“平安银行1号小额消费贷款证券化信托资产支持证券”。平安对小额消费贷款资产证券化的尝试,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平安旗下的陆金所。也许平安已经在做这方面的准备了。而一旦条件成熟,监管放开资产证券化,将为我国整个P2P行业开启更大的市场。
二、未来P2P拼的是风控技术和大数据
Lending Club成立于2007年。今天我们似乎很难相信,最初它只是Face Book上的一个应用。当时它的自我定位是“社交工具”,通过人际关系网络促成借贷交易。因此在发展初期,Lending Club研发出一套基于人际关系的算法,来帮助用户搜索合适的借贷目标。随着业务的扩大,Lending Club现在的风控技术逐渐成形。目前Lending Club通过借款人的FICO(普通信用分)得分、负债收入比、信用记录等数据来筛选贷款,并为每笔贷款确定利率。当然,这些都是利用IT技术自动完成的。为什么Lending Club可以为每笔贷款精确地定价,正是因为它掌握了先进的风险控制技术和大数据。用这家公司CEO Renaud Laplanche的话说,他们致力于“数据的民主化”。
我们经常可以听到的说法是,中国的征信体系不够健全制约了P2P行业的发展。不可否认这是客观现实。但是,这也不是P2P无序发展的借口。我知道有一些P2P在寻求通过登录点、登录时间、航班记录等数据来增加甄别风险的维度。总的来说,我国P2P对大数据的使用还需要克服重重困难,我们征信体系的建立需要一个过程。目前国内大部分P2P仍在采用线上+线下的模式,不过我相信这只是我们向更成熟阶段前进的过渡方式。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目前有1000多家P2P。正是因为这个市场的“新”和“乱”,我们才有了一个独特的细分市场,就是P2P垂直搜索。因为投资者需要从上千家P2P平台中找到想要的产品。
三、低成本是P2P存在的基础
Lending Club的CEO Renaud Laplanche在多次接受媒体采访时强调的一件事就是,Lending Club能以比银行低得多的成本运营。这主要是因为两点:1、Lending Club没有网点,完全线上运营。2、通常银行人工完成的程序,在Lending Club是由IT技术自动完成的。在美国,传统银行的运营成本是5%至7%,而Lending Club是2%,并且它的运营成本还在随着规模的扩大而继续下降。
这就是我认为线上+线下模式只能是P2P的过渡选择的原因。不完全转移到线上,P2P就无法真正实现低成本的运营,无法给借款者提供低成本的资金,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础。这里所说的低成本,不仅指能以低成本精确给风险定价,还包括在获客渠道、数据获取、品牌树立方面的低成本。Lending Club宣称此次IPO的主要目的是扩大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当然,它的规模和发展阶段决定了它可以承担这样的“高成本”扩张方式。而我们国内的绝大部分P2P现阶段仍然需要通过较低成本的获客渠道来占领市场,所以我很看P2P垂直搜索业务,这其实是两个互联网金融细分行业一起协作来做大蛋糕的机会。
P2P的本质是脱媒。这两个字看似简单,其实大有深意。在Lending Club的蓝图中,他们的运营模式还将要扩展到消费贷款以外的学生贷款、培训贷款、按揭贷款、医疗服务贷款,甚至保险业中去。他们将更多种类的资产“P2P化”的野心说明了一件事:P2P对金融世界的改变才刚刚开始。
知名风险投资公司
红杉资本|瑞华投资|同创伟业|达晨创投|深创投|IDG|创东方|君联资本|中科招商|经纬中国|启明创投|松禾资本|英特尔投资|优势资本|东方富海|天堂硅谷|九鼎投资|晨兴创投|江苏高科投|北极光创投|德同资本|凯雷投资|中国风投|天图资本|真格基金|DCM|IFC|凯鹏华盈|高盛投资|启迪创投|戈壁|荷多投资|纪源资本|鼎晖投资|华平投资|金沙江投资|海纳亚洲|永宣创投|险峰华兴创投|中投|海通开元|中信资本|力鼎资本|平安创新资本|天使湾创投|和君资本|祥峰集团|招商湘江投资|元禾控股|力合创投|复星创富|陕西高投|光速创投|富达亚洲|成为资本|中信产业基金|GIC|基石资本|金茂资本|富坤创投|盈富泰克|重庆科投|鼎晖创投|北工投资|海富投资|招商局资本|新天域资本|中路集团|摩根士丹利|青云创投|建银国际|德丰杰|弘毅投资|CVC|蓝驰创投|宽带资本|秉鸿资本|金石投资|天创资本|证大投资|中经合|信中利|兰馨亚洲|淡马锡|浙商创投|华睿投资|景林资产|挚信资本|高特佳|清科创投|华登国际|山东高新投|集富亚洲|腾讯|无锡创投|创新工场|智基创投|策源创投|软银中国|

创业联合网是创业者和投资人的交流平台。平台拥有5000+名投资人入驻。帮助创业企业对接投资人和投资机构,同时也是创业企业的媒体宣传和交流合作平台。
热门标签
精华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