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手环实质—手环成为手机配件的趋势
就像近两日全国各地持续不下的高温一样,一夜之间,智能手环也密集爆发,各个手机厂商争相“下蛋”,早前,oppo与百度dulife云联手推出O-band手环,紧接着,华为推出了相当于复杂版蓝牙耳机的荣耀手环,前两日,米4诞生之际顺便生下了相当于手机配件的小米手环。中兴也推出自家的蓝牙手环。姗姗来迟的魅族手环将在9月露面,乍看手环市场“很忙”,殊不知今日的“香饽饽”忙着成为明日“鸡肋”。
智能手环“鸡肋”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作为一款可穿戴产品,不够智能
目前除了谷歌眼镜,还有遥遥无期的苹果iwatch,市面上并没有其他的可穿戴明星产品相抗衡,要让用户心甘情愿、乐不可滋、甚至依赖可穿戴,那么他必须有一个让人欲罢不能的致命点,要么像手机、电脑一样不可替代,要么足够智能酷炫,引领潮流。显然目前还没有足够替代手机的产品,所以可穿戴必须做到足够智能,成为潮流宠儿。
可惜,目前市面上绝大部分手环,就像一个伪装成白富美的女汉子,以可穿戴的名义生存,仅仅提供运动健身及充当手机配件等简单功能,并无特色之处,低档次产品甚至还会出现统计错误。小米从低价切入以为找到了通往可穿戴“仙境”的兔子洞而窃喜,但可穿戴跟价格无关。对于一个潮流新品来说,人们趋之若鹜,看重就是其奢华的性价比,再低廉的手环,也抵不住人们对苹果谷歌等巨头打造的明星可穿戴产品的魂牵梦绕。千篇一律的硅胶+动力加速+蓝牙,只能加速手环市场的恶化。
二、作为一个健康配件,没有数据平台支撑
尽管目前的手环都具备运动健身功能,但这些功能只停留在表面,没有做到真正的医疗健康。真正的健康手环需要借助云计算、移动互联网与大数据相关应用,如在运动健身领域提供对运动数据的分析,并针对性的给出健身锻炼计划,在医疗保健领域根据慢性病监测的数据给出诊断结果与用药建议等。商家都忙于复制低廉的产品,重心没有放在于后期软件的开发和维护,创新力不足是普遍现象。对于爱好运动健身或关注健康的用户来说,缺乏足够的吸引力。
苹果、谷歌就在扎根健康数据平台下了功夫。苹果今年推出了一款HealthKit软件,该软件主要用于健康相关的智能设备,后台数据可以在苹果的健康管理中心里统一管理。谷歌今年也发布了针对可穿戴设备的Android Ware系统以及健康管理平台Google Fit,可以管理不同设备间的健康数据。苹果Healthkit和谷歌Fit的意义在于能够构建一个更权威、完整的平台,并与传统医疗保健行业建立有效合作。事实上,我们看到了耐克公司决定停止生产硬件产品,而将重心放在健康生态软件方面;Lark公司也不再生产健身手环,而是加入到三星健康平台,专注于集成式应用的发展。
另一方面,随着市场的逐步完善,有可能出台相关的标准,对于那些打健康擦边球的手环来说是一个噩耗。而苹果、谷歌等巨头显然具有更强的技术、营销及平台资源,更容易构建一个完善的运动健康市场,除了那些与其合作的明星级运动监测设备,其他新兴产品的市场空间将进一步缩小。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公司决定退出硬件市场的原因。
三、作为一个手机配件,没有硬性需求
如果说,爱迪生发明了灯泡是历史性的进步,那么发明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手机这些产品的人也一定是历史的推进者,因为事实证明,这些都满足了人们的硬性需求。至于其它五花八门的外观和配件也不过是锦上添花或者画蛇添足而已。但智能手环不具备这样的硬性需求,这些健康监测最后折腾一圈还是会回归到手机上。事实上,我们已经看到很多智能手机、手表集成了运动健身功能。
也就是说,仅配备运动传感器、功能单一的手环将不再受欢迎,智能手机将逐渐取代这些简单的设备,这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趋势。Lark公司的首席执行官Julie Hu就表示,运动手环等设备最终将被集成低功耗传感器的智能手机所取代。而最终,能够存活于市场的运动监测设备,必须具备更先进的硬件特性,如可以通过肌电图分析肌肉纤维活性的Leo手环等,这些设备必须具有超越苹果和谷歌智能手机的性能,否则很难存活。
既然如此,为何都在争相啃这块“鸡肋”。
而据市场调研公司JuniperResearch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13年全球市场范围内的可穿戴设备创造出的价值可达8亿美元,而2014年这一数字可达15亿美元以上,到2018年将达到190亿美元。可穿戴式智能设备市场规模的上限潜力极大,在未来可能促使每人拥有一个或多个可穿戴式设备,从而与手机、电脑形成容量规模相当的市场。
巨头们都盯上了这款“蛋糕”,只是不知如何下口,毕竟当前的可穿戴式设备还是个新兴产品,虽然面临市场爆发期,但规模和成熟度都还需要一定历程。争相“下蛋”,不过是跟风抢占可穿戴市场的入口战,借此打开可穿戴市场的试金石,以免在苹果谷歌等巨头进入时,措手不及抵抗,甚至被打得落花流水。与此同时,巨头们也可以利用智能手环收集的数据,与自身数据平台融合分析,从而更好地进军可穿戴市场布局。
知名风险投资公司
红杉资本|瑞华投资|同创伟业|达晨创投|深创投|IDG|创东方|君联资本|中科招商|经纬中国|启明创投|松禾资本|英特尔投资|优势资本|东方富海|天堂硅谷|九鼎投资|晨兴创投|江苏高科投|北极光创投|德同资本|凯雷投资|中国风投|天图资本|真格基金|DCM|IFC|凯鹏华盈|高盛投资|启迪创投|戈壁|荷多投资|纪源资本|鼎晖投资|华平投资|金沙江投资|海纳亚洲|永宣创投|险峰华兴创投|中投|海通开元|中信资本|力鼎资本|平安创新资本|天使湾创投|和君资本|祥峰集团|招商湘江投资|元禾控股|力合创投|复星创富|陕西高投|光速创投|富达亚洲|成为资本|中信产业基金|GIC|基石资本|金茂资本|富坤创投|盈富泰克|重庆科投|鼎晖创投|北工投资|海富投资|招商局资本|新天域资本|中路集团|摩根士丹利|青云创投|建银国际|德丰杰|弘毅投资|CVC|蓝驰创投|宽带资本|秉鸿资本|金石投资|天创资本|证大投资|中经合|信中利|兰馨亚洲|淡马锡|浙商创投|华睿投资|景林资产|挚信资本|高特佳|清科创投|华登国际|山东高新投|集富亚洲|腾讯|无锡创投|创新工场|智基创投|策源创投|软银中国|

创业联合网是创业者和投资人的交流平台。平台拥有5000+名投资人入驻。帮助创业企业对接投资人和投资机构,同时也是创业企业的媒体宣传和交流合作平台。
热门标签
精华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