币圈惊现吐血割韭菜!区块链+茶的套路,你中招了么?

2018-05-21 投资风险

展示量: 9276

日前,深圳南山警方召开新闻通气会,通报了一起以发行虚拟货币为名、行诈骗之实的集资诈骗案。
 
时间倒退至去年6月15日,深圳南山警方接举报,称深圳普银区块链集团有限公司以虚拟货币“普银币”为幌子,存在非法集资犯罪问题。经查,深圳普银区块链集团有限公司通过其官网和收购的“趣钱网”P2P平台,涉嫌非法吸收公众资金,并有集资诈骗嫌疑,涉案金额达3亿元。
 
2018年3月28日,南山警方成功抓获犯罪嫌疑人6名,查封茶叶约10万饼。据统计,当前受害人超3000人,涉案金额约3 .07亿元,最高单个损失约300万元。目前正在追逃其他犯罪嫌疑人,追缴赃款。
 
普银币之套路
 
看完上述新闻,大家可能会一脸懵逼。什么?区块链+茶骗了3亿?
 
那就要从这次割韭菜事件的主角“普银币”说起了。
 
据趣钱官网介绍,普银币号称“全球首个本位制数字货币”是“普银集团以10亿优质藏茶作为原发本位资产,经由三方仓储、鉴定、评估、确权后,通过数字加密技术将藏茶资产写入区块链并发行的本位制数字货币”。
 
其实,说的简单点就是:“普洱币”是普银公司发布的披着“区块链”外衣的具有资产绑定的数字货币。
 
普银茶业对外宣称其拥有一批价值10亿元的普洱茶(现已被查封),并通过资产数字化创立了“普银币”。其自称普银币与藏茶实物资产对应,1枚普银对应价值1元的普洱茶。投资人所持有的每一枚普银币都有对等实物藏茶作为抵押;投资人可将普银币放到聚币网(虚拟交易平台)上买卖,以此来赚取差价。
 
期间不乏利用投资论坛、社交网站种种手段投放广告持续炒作。经过一番狂轰滥炸的宣传造成一种极为火热的现象后,普银成功把羊赶入了羊圈。犯罪嫌疑人操控币价和发行量,前期给点甜头继续稳住投资人,然后进一步扩大普银币发行量。
 
等到大量投资人进圈之后,就到了收线时间,该公司通过恶意操纵普银币价格走势,一度将普银币的价格从0.5元拉升至10元,不断套现,致使投资人手中普银币毫无价值,损失惨重。
 
而雷锋网(公众号:雷锋网)也了解到,在普银币百度贴吧,投资者们相互交流经验从“为什么普银币今天猛涨”,“今天怎么又狂跌”,到直到2017年12月份开始变为“普银钱包里的币能不能找得回来”。
 
投资者们开始惊慌,他们找到普银的办公地,这家公司幕后老板已经消失,办公室里只有三三两两的工作人员在撑场子,已经形同停业。
 
倾覆之下
 
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宴宾客,眼见他楼塌了。
 
根据通告,普银公司是将普银币放到聚币网上进行买卖的。那么,做为其虚拟交易平台的“聚币网”现在还安好吗?
 
据《国际金融报》报道,聚币网的运营主体为北京聚币科技有限公司,而事发后聚币科技有限公司在工商信息中登记的联系方式始终未能拨通。
 
实际上聚币网已停止运营,有意思的是,在其官网首页有提示“继续交易请去www.coinegg.im”。
 
另外,雷锋网了解到,虽然“普银币”已经正式被警方通报欺诈,但在一家名为“龙币网”的货币交易平台上,仍处于交易状态。
 
根据“龙币网”交易数据,截至5月17日16:00,普银币价格为0.0297元。
 
吸取教训,求不割
 
实际上,类似普银公司的操作手法在ICO市场中很是常见,普银币已经凉凉,那日后还会不会出现“龙井币”、“红茶币”、“岩茶币”、面条币”?
 
很有可能,此时就需要投资者分辨真假。
 
财经博主南宫远针对普银币诈骗现象发表了三点防骗建议:
 
1、要警惕实物传销、诈骗;
 
2、看一个项目靠不靠谱,关键要看人(创始人创业动机以及犯罪成本都需要仔细分析);
 
3、远离自己不了解的人和项目。
 
而对于普通玩家来说,无论骗局包装再精美,逃不脱的套路都是一样的。首先是承诺短期内的高额回报,并在前期让投资者尝到甜头,等到大量投资人下场就是收割韭菜时间。
 
不被骗的真理永远是:天上不会掉馅饼。
 
区块链的投资市场有太多不确定因素,踩坑交学费是大概率事件。所以只有做到不断学习独立判断,以及不贪便宜,才可以避免这些坑。
 
(转载:雷锋网)
 
Copyright©创业联合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4089025号-2
商务与客服联系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