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家上市公司争设并购基金

2014-10-21 并购基金

展示量: 9992

  “上市公司+PE”组合是目前A股市场最火爆的一组拍档,这种由上市公司出面设立投资并购基金的模式炙手可热。有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已经有26家公司公告设立产业并购基金,大多数投资于战略性的新兴产业。
 
  “这是一笔非常划算的买卖。”一位创业投资人士指出,在国内经济转型的背景下,有业绩支撑的新兴产业公司估值一般较高,这对增厚上市公司的EPS大有益处。
 
  上市公司争抢设立并购基金
 
  据Wind数据显示,2013年到今年的10月10号,已经有30家公司公告设立了产业基金用于并购,其中有26家公司都是今年公告设立的。这26家公司属于17个行业,其中有5家生物医药公司、有3家传媒公司、有2家电子公司,这些行业都是目前二级市场资金青睐的新兴行业。
 
  今年以来,有5家生物医药公司公告想要参与设立产业并购基金,但出资的比例不是很高,5家生物医药公司设立基金的总规模都在30亿元,上市公司出资总额尚未达到8亿元。保健品、生物技术、新建医疗项目只要是生物医药公司的并购方向。
 
  据券商人士所介绍,并购是医疗服务行业未来的一大趋势,并购能带来相关公司业绩与估值的双重提升,协同效应很明显。而产业并购基金是先运作项目再择机注入上市平台的一种投资方式,这可大大减少直接注入的不确定因素。
 
  新兴产业成为并购热点
 
  2013年新股上市渠道仍然受限制,私募股权投资积极寻找上市公司接盘投资标的。自2011年开始,某上市公司先后已与很多上市企业签署了发起设立并购基金的协议。此上市公司便在国内首创了“上市公司+私募股权投资”的并购模式。
 
  据业内人士报道,2013年大多公司还仅限于接盘私募股权投资拟退出的项目,但从今年的情况来看,上市公司开始“私募股权投资化”,尤其是积极关注估值高的新兴产业。
 
  从Wind统计出的30家公司来看,可比的27个产业首期募集资金总额达到了174.26亿元,但上市公司出资总额仅只有36.65亿元,所占比例为21.03%。设立产业并购基金,除了上市公司出资以外,剩下的资金主要由私募股权投资向公众或者特定对象募集资金。
 
  上市公司并非没有足够金额的自有资金。由中国证券报记者统计发现,可对比的27家公司截至2014年6月30号的货币资本总额为467.19亿元,这一数额远远超过了并购基金的规模。
 
  分析人士指出,上市公司通过这种方式可用较小的资金成本撬动更多社会资金来参与相关项目。同时,上市公司参与本身也为基金的退出提供了保证。由于目前产业基金关注的领域大多是医疗、穿戴、智慧城市、新能源等战略新兴行业,有非常好的市场炒作概念,因此二级市场算是上市公司支付给私募股权投资的另一对价。
 
  “私募股权投资化”意在一举多赢
 
  从统计的30家上市公司的上半年业绩来看,仅有两家公司出现亏损,其余28家公司中报均有盈利,其中有24家公司的净利润出现了增长。
 
  对于设立产业基金的主要目的,基本上所有公司都表示,应该通过各种金融工具和手段放大投资能力,围绕公司战略计划进行并购,增强公司盈利能力。
Copyright©创业联合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4089025号-2
商务与客服联系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