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者别轻易谈颠覆,看清商业系统发展趋势了

在这样一个全民创业的时代,越来越多的人放弃大公司的工作,选择开发一款自己的产品来改变世界。
通过解决当前的痛点去创业,其实有巨大的风险。所谓的痛点和刚需都是当下的痛点和刚需,但是等到创业者着手去解决,等到产品上线,可能一年甚至两年已经过去了,到时痛点还是痛点吗?环境一直在变化,今天的痛点在两年后也许根本就不再是痛点,今天的需求也不再是需求,环境发生了变化解决方案也发生了变化。所以解决当前的痛点去创业其实是一个非常大的坑。
从投资角度来说,我们看一个项目解决的用户痛点是不是一个好的切入点,会看三个问题:趋势、变化、时间点。
趋势:看涨还是看跌?
对于投资者来说,投资的是一种趋势。我们经常说要投资朝阳行业,买股票买涨不买跌,但是对于早期投资人来说,我们也很难判断什么是朝阳产业,就像你很难保证一支一直涨的股票会不会在买的第二天就掉头向下,大多数的总结、分析和判断其实都是事后诸葛亮。从经验来看,那些很难赚到钱,绝大部分从业者就感到绝望的行业,有时反而很值得去关注。
当一个行业持续低迷,成本不断上涨,利润不断变薄,直到绝大多数行业从业者都亏损的时候,它有两种可能性:掉入深渊或者绝地反弹。如果新技术、互联网能对这个行业产生影响那么绝地反弹的机会就会很大。比如2008、2009年的手机行业,行业内人士应该还记得当年利率比刀片还薄的痛苦。
而对于几年来都能保持百分之几的增长的行业,反倒很难找到足够大的机会。因为不断有新的参与者进来,不断带来新的资金,市场会变得更加分散,很难出现一家垄断型公司的出现。这种平稳增长的市场对投资者来说可能是一个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机会。除非这种平稳增长能在几年后,因为技术发展、社会结构变化、或者其他的一些外因,出现一个较大的向上拐点。就是我后面要说的“变化”。
时间点:东风是否就位?
在创业投资项目中,判断趋势相对来说还是有一定的章法可循,但是对于“时间点”的判断却是一个非常困难的事情。最乐观的人总是认为明天就该翻天覆地的变化,急急忙忙的冲进去,就怕错过了这个时间窗;乐观的人一般都考虑3、4年后会发生一个可观的变化,但是实际情况可能往往会比3、4年更长;而对悲观的人来说可能永远看不到这个变化,或者认为即使要发生变化,也需要满足很多很多的条件,怎么也得5年~10年的时间,所以什么都不敢做,他们恰恰忘了越来越多的技术领域呈现“摩尔定律”,出现令人惊讶的指数增长。
“太早了,死在沙滩上”,“太晚了,已经很多人在做了”,“可惜当年没有再坚持一两年”基本上都是描述创业过程中如何判断“时间点”的一些感悟。所以说创业的时间节奏把握尤其重要。
在时间点的判断上很容易引起另外一种“全民创业现象”或者叫做“跟风创业现象”。当某个机会来临,市场上出现少数一两家有了2、3年积累的公司,很多创业者和投资者能够快速看到这几家公司的价值,于是快速跟进。类似于曾经出现的全民做广告、做太阳能、做团购,还有现在的送餐、按摩、二手车。跟风创业有利有弊,大家自己判断。
变化=机会?
投资是投趋势,更准确说是投资“变化”。持续缓慢的上升或者下降都不会是好机会,只有“变化”才是机会,这个变化更像几何学上的“拐点”。创新工场09年决定做安卓相关的投资的时候,当时塞班还是霸主;iPhone的生态链构建的相对完善,开发者已经开始在App Store上获得收入;Andriod系统不完善、APP稀少,市场还是荒芜一片。那么你是应该选择依然有着巨大存量市场,并且还有巨大出货量的Symbian,还是已经初步构建了生态体系的苹果,还是对Andriod进行大量的投入?今天这个答案很明确,可是当时这个行业还是有各种不同的看法的。
现在已经是一个全民创业的时代,这对于整个社会、风险投资公司和创业者来说都是一件好事情。特别是智能手机普及之后,互联网已经不再是一个很高科技、遥不可及的东西,中国的四线五线城市人们一下子完全可以和一线城市人一样平等拥有和使用网络。这就带来了非常多的创业机会和投资机会,无论是纯移动互联网应用、游戏还是O2O等方方面面。这是一个巨大的变化!
但是到具体的某个领域,特别是O2O领域,就需要具体分析。线上互联网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是线下的具体产业有随之发生变化吗?如果轻率的因为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了,就认为各种线下服务都有机会了,这是很危险的。
创业者一定要问自己:为什么我今天做这个事情会比五年前做,成功的概率更高?为什么今天用Andriod/iOS调度车辆比五年前人们用PND,用WinCE,用Linux来调度车辆会更好?除了这个技术的变化,行业是不是也积累了突破的势能?
乐观的是,确实中国在传统行业积累了好几十年,处于信息化程度很低的状态,大部分行业的组织方式和运营方式都处于低效状态,虽然原来的PC互联网在改善一些,但是移动互联网却在彻底重新构造一个商业系统。去中心化、去中介化、去组织化将会在接下来几年在不同的行业发生。
不要轻易谈颠覆
目前很多人认为找到出身于传统行业同时又具备互联网思维的人很难,能够从传统行业转型到互联网比互联网人去认识传统行业要难。和那些在传统行业干了一辈子,可能连上网都不会的60后、70后不一样。对于80后,他们虽然从事传统行业的工作,但是一定程度上也具备了互联网能力和意识:
第一,他们学生时代起就在用互联网的产品,对互联网并不陌生;第二,他的经验可以移植到互联网;第三,今天到处充斥着互联网相关的海量信息,他们有意无意的被互联网熏陶。
所以理论上,传统行业中的80后学习互联网比互联网人理解传统行业要快。传统行业中懂互联网的人会是下一批创业的生力军,他们将改变许许多多的行业。
互联网创业者喜欢谈“颠覆”,颠覆这个颠覆那个,大部分的行业是颠覆不了的,只是重建商业规则。如果食物不好吃,再互联网也难以下咽;手表不好看、计时不准,再怎么联网、再怎么能安装APP也不会有多少人用;空调不制冷、噪声还很大,能用手机远程遥控,又能怎样?
互联网给了很多创业机会,但是还是应该回归产品要做好、服务要做好。
本文转自创业邦。
知名风险投资公司
红杉资本|瑞华投资|同创伟业|达晨创投|深创投|IDG|创东方|君联资本|中科招商|经纬中国|启明创投|松禾资本|英特尔投资|优势资本|东方富海|天堂硅谷|九鼎投资|晨兴创投|江苏高科投|北极光创投|德同资本|凯雷投资|中国风投|天图资本|真格基金|DCM|IFC|凯鹏华盈|高盛投资|启迪创投|戈壁|荷多投资|纪源资本|鼎晖投资|华平投资|金沙江投资|海纳亚洲|永宣创投|险峰华兴创投|中投|海通开元|中信资本|力鼎资本|平安创新资本|天使湾创投|和君资本|祥峰集团|招商湘江投资|元禾控股|力合创投|复星创富|陕西高投|光速创投|富达亚洲|成为资本|中信产业基金|GIC|基石资本|金茂资本|富坤创投|盈富泰克|重庆科投|鼎晖创投|北工投资|海富投资|招商局资本|新天域资本|中路集团|摩根士丹利|青云创投|建银国际|德丰杰|弘毅投资|CVC|蓝驰创投|宽带资本|秉鸿资本|金石投资|天创资本|证大投资|中经合|信中利|兰馨亚洲|淡马锡|浙商创投|华睿投资|景林资产|挚信资本|高特佳|清科创投|华登国际|山东高新投|集富亚洲|腾讯|无锡创投|创新工场|智基创投|策源创投|软银中国|

创业联合网是创业者和投资人的交流平台。平台拥有5000+名投资人入驻。帮助创业企业对接投资人和投资机构,同时也是创业企业的媒体宣传和交流合作平台。
热门标签
精华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