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微观经济学

2014-11-07 微观经济学

展示量: 9405


  中级微观经济学是高等院校管理类、财经类专业硕士研究生甚至博士研究生的基础课程。要搞好本课程讲授,除了应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态度外,还应努力完善和认真实施有关中级微观经济学的教学改革探索和实践,其涉及完善课程体系设置;规范使用图表、模型;内容安排上的取舍;学科和知识的研究性和前瞻性;案例教学;学科间的联系;教学形式的新颖性和灵活性;配套的中级微观经济学实验教学等八个方面。

  中级微观经济学是有关微观主体的经济决策和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作用的基本知识。首先在理想化的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讨论消费者和厂商的决策问题以及市场均衡和其福利经济学含义,然后转向讨论不太理想但更为现实的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

  改革开放以来,中级微观经济学在教学中得到普及,管理类、财经类等专业已将其列为硕士研究生甚至博士研究生的基础理论课。

  传统的本科课程和课本将经济学呈现为一种死的没有生命的科学,它们认为经济学所有的问题都被解答了,没有任何未解之谜。但是,很奇怪,我们在微观经济学的研究生教育中却充满了对理论的评价和批评,我们教授研究生要经常评价和批判理论而不是仅仅接受这些理论。在其他学科也存在类似的情况,像与经济学有关的各类财务报表财务报表分析。但是我们给本科生留下的印象却是前辈的经济学家已经解决了所有的疑问,回答了所有的问题,他们的任务就是学习一套已经被确定的原理。结果,很多本科生将微观经济学课本看成像圣经一样的东西—一种神圣的智慧。但事实是经济学是一门动态变化的神奇学科,它不断变化着,不断地推陈出新。例如,正如一些经济学家所说的那样,经济学正在经历着“行为革命”,来自心理学和神经科学的思想和概念正在被植入我们经济学家正在思考的问题中。不幸的是,尽管很多优秀的微观经济学课本在解释经济学原理方面已经做得很好,但是它们却很少讨论那些发生在我们这门学科最前沿的那些令人兴奋激动的事情。

  经济学家没能正确地讲授经济学的另外一个原因在于,历史上,经济学被当成一门非实验性科学。结果,标准的微观经济学教材里根本不提这些理论在受控实验环境下接受检验时是否会表现良好。换句话说,我们只是要求学生将他们所学的当成一种信仰来学习。如果有这种想法,就难怪学生会将经济学当成一门“无生命科学”:如果它不能被受控的实验进行检验,它就“似乎”会成为一门很难被否定的学科。
Copyright©创业联合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7005139号
商务与客服联系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