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发展中晚期的融资模式

2014-12-25 融资

展示量: 10596

企业发展中晚期的融资模式
    企业发展中晚期的融资主要有两种形式: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
    (一)股权融资
    股权融资又称为权益资本融资。它是一种权益资本,与借贷资本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而权益资本又包括公开权益资本和非公开权益资本两大类。
    非公开权益资本( Private Equity)又被译为“私人权益资本”,由于与之相对应的是公开权益资本,作者认为“Private Equity”译为“非公开权益资本”更能贴切地反映其内涵。
    从资本市场的角度看,金融的两大基本工具为:权益资本( equity )和借贷资本( debt)。实际上,金融市场上的各种金融衍生工具不过是这两种基本金融工具的组合、变异和衍生。
    对于权益资本定义了公开权益资本和非公开权益资本范畴。二者的区别也在于其是否可以公开流通。
    严格地,只有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交易的权益资本(股票),才可以称为公开权益资本,所有非上市公司的股票均为非公开权益资本。任何个人和企业,只要愿意并具有一定的资金,都可以成为某一个上市公司的股东。而要成为非上市公司的股东并非如此容易。假定公司A是一家非上市公司,它是否需要新的投资,在什么条件下什么时候引入新的投资者,它需要多少资本,愿以什么价格交换(多少股份)等等信息都不是公开的。一般地,公司A仅向有限的经过精心筛选的潜在投资者(公司,投资基金,或个人)披露这些信息。这是非公开权益资本与公开权益资本的最本质的区别。
    从总量上,非上市公司的数量远千余家。即使在经济发达国家,如美国,上市公司总量也不足一万家。与上市公司相比,非上市公司数量要箬多得多。因此,非公开权益资本的总量远大于公开权益资本。众多非上市公司内部发行的股票均属于非公开权益资本之列。不仅包括企业权益资本,还包括企业发展过程中新股东的权益资本。不仅包括个人投入企业的权益资本,也包括企业投入企业的权益资本。只要这些企业是非上市公司,其独资、控股、参股的权益资本均为非公开权益资本。因此,笔者认为,  “Private Equity”被译为非公开权益资本,比“私人权益资本”更合适一些。一家非上市公司投入另一家非上市公司的权益资本,是非公开权益资本,却很难理解为“私人”权益资本。
    非公开权益资本的总额虽然巨大,其交易量却受到许多因素限制,如经济发展的状况、相关法律制定、资金供需规模,以及从业人员的数量和素质等。因此,流通中的非公开权益资本数额一般大大小于潜在可交易的非公开权益资本数额。典型的非公开权益资本具有(并不限于)如下几种形式:自筹资本、天使资本、科技孵化器、风险投资公司投资资本、其他早期权益资本投资、购并资本、麦则恩投资、风险租赁、拯救资本,以及其他晚期权益资本。其中麦则恩投资、科技孵化器、风险租赁等等均不是纯权益资本,而属于权益资本连接。
    (二)购并资本
    购并资本包括杠杆购并和管理层购并,二者往往相通,管理层大多采取杠杆购并的方式。
    杠杆购并通常指投资者以很少一部分权益资本撬动大量借贷资金购买企业。购买方以被购并企业的资产作为抵押向银行贷款,再以收益现金流逐年偿还贷款。有时候管理层通过杠杆购并使被购并方从上市公司转变为非上市公司,以实现其对公司治理结构的全面整顿与改革;有时候投资者以其资产作为抵押向银行贷款。大多数情况下由于购买方试图收回被购方的全部上市股票,被购方的公众股东会得到高于市价的股票贴水。当一家通过杠杆购并已经退市的公司再向公众出售股票时,这种现象被称为反向杠杆购并。根据Steve Kaplan的研究,通过杠杆购并的公司,其平均资产负债率为88%,而购并前则仅为19%。
    在我国,由于金融体制以及经济环境等原因,实现上述形式的杠杆购并比轨较困难,购并时通常先注册一家公司为收购主体,再以各种方式融资(如向亲朋好友临时拆借),采取分期付款的方式,以避免资金一次到位。这种购并行为事实上也是一种杠杆购并,不过资金不是由银行等正规渠道,而是由各种非正规渠道提供的。
    管理层购并包括管理层购出(MBO)和管理层购入(MBI)。
    管理层购出叮定义为:上市公司公开发行的股票为该公司的管理层收购,其目的是将该公司退出股票市场,成为非上市公司。通常情况下,管理层需要付出高于市场价格的贴水,以吸收整个市场发行的该公司的全部股票。有时,管理层需要依靠大大量银行贷款以实现这一收购,这时的MBO采用了杠杆购并的方法。
    杠杆购并需要依靠大量借贷资本,然而杠杆购并被视为权益资本连接。这是因为,杠杆购并有风险资本或其他非公开权益资本参与,非公开权益资本投资公司投入一部分资金给管理层,作为其“血汗资本”  ( Sweat Capital),,通常,管理层占30%左右的股份,而参与购并的投资公司往往要求进入董事会,以从整体上监控公司的运作。由于被购并企业通常是资产非常大的上市公司,需要巨额资金才得以收购,同时管理层又希望占有一定股份。要达到这种结果,以有限的资本金购买巨额资本的公司,只有通过大量贷款才能实现。
    假定被购并公司是一家资产为5亿元的上市公司,如果不采取杠杆行为,管理层只有融到1.5亿元才可以占到30%的股份。而这样一笔巨资对于管理人员来说(尽管国外大公司的管理层收入很高,但他们毕竟是工薪阶层,而不是资本家),几乎是不可能的,只有通过杠杆购并。
    从国外的实践看,管理层购并往往是由购并投资公司与被购并公司管理层结合,再通过大额贷款来实现的。我国管理层购出的操作与国际惯例有较大差距,被购并公司的管理层通常与非公开权益资本投资公司(或购并投资公司)联手,通过其他途径融资实现购并目的。
    (三)麦则恩投资( Mezzanine investment)
    麦则恩( mezzanine)是指在图书馆,仓库或大厂房中一层与二层之间的半楼,麦则恩的出现最初只是为了充分利用空间。麦则恩一词借用于金融与投资理论指介乎于两者之间的一种投资。也有人把它比作介乎于股权与债券之间的一种投资。麦则恩投资是一种短期的桥梁式投资,它一般采取贷款方式,并带有一定的可转换证券,或认股权证等权益资本性质。。原则上,麦则恩投资属于权益资本连接。
    在企业已经完成了初步的股权融资,准备公开上市,即IPO (lnitial Public Offering)的过程中,他们有时存在暂时的资金需求,麦则恩投资是他们的主要融资方式。麦则恩投资期限比较短,相对其他非公开权益资本融资,其手续相对简捷,投资决策相对对快,由于其带有权益资本的性质,因此受到投资者的青睐。
    (四)拯救资本( Distressed Finance)
    拯救资本分为公开发行的拯救证券( Distressed Securities)和非公开的拯救权益资本( Private Distressed Capital)。前者也被翻译成“廉价证券”,是指某些在财务务上遭遇一定困难的公司的股票或债券。由于这些公司的财务困难很可能是暂时的,又由于他们在财务困难时期的股票或债券价格偏低,使之成为有吸引力的投资工具,也是他们被称为“廉价证券”的原因。但正因为其价格低廉,投资者的资金流入,才可能伎使之转危为安,东山再起。
    非公开权益资本中囊括的拯救资本是指一些大型公司在运作过程中出现暂时的财务困境,需要一定的资本金帮助其摆脱困境,通过内部的机制改革,实现复兴。不是任何一个处于暂时困难的公司都是拯救资本的投资对象。只有那些真正有市场,有生产能力,有发展潜力而又面临财务困境的公司,才能吸引拯救资本。这些公司往往由于企业管理不佳,或由于体制原因生产力低下,通过治理和改组能够更新。
    我国正在实现经济体制的改革,一些国有企业也可能成为拯救资本的理想投资对象。在经济转型期间,拯救资本会起到越来越大的作用。
Copyright©创业联合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7005139号
商务与客服联系微信